Category 最新活动

除了食用价值外,黄河鲤鱼因其金鳞赤尾、体形修长的优美形态,千百年来广受喜爱,被视为吉祥的象征。「鲤鱼跳龙门」的传说几乎家喻户晓。当孔子得了一个男孩时,恰巧有人送来几尾鲤鱼,他「嘉以为瑞」,因此为儿子取名「鲤」。

春秋时期,越国大夫、后来成为巨商的范蠡大力提倡池塘养鲤,认为:「蓄养三年,其利可以至千万,越国当盈。」

3.东渡日本

到了汉代,池塘养鲤已经非常发达,成为从皇室到民间都在经营的产业。汉朝中期,波斯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鲤鱼从中国带往波斯。

古代丝绸之路

根据美国《水族箱》杂志20世纪80年代的报道,三国时期(约公元200年)的移民首次将鲤鱼带到了日本。这一引入为千余年后日本开启现代锦鲤时代奠定了基础。

4.稻田养鱼

新潟地区的地理条件在锦鲤的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锦鲤的发祥地山古志大部分为山区和丘陵,遍布着散居点,是日本降雪最多的山区之一,积雪可达5米以上,一夜降雪1米的情况并不罕见。每到一月连续降雪时,邻近定居点之间的交通会中断,村庄常常成为陆地上的孤岛。

为保证食物来源,村民们挖了水平井,利用山上的地下水为梯田供水。春季到来时融化的雪水就会形成寒冷的地下水,但冷水并不适合种植水稻。因此,他们在梯田的顶层建造了池塘,将水储存在那里,等待太阳的热量将水加热到合适的温度,然后用于种植水稻。

新潟稻田养鱼

此外,当地恶劣的地形需要人们全年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,因此人们需要蛋白质来源。在这个远离大海的地区,新鲜的鱼很难找到,价格昂贵且不容易买到。由于这样的条件,人们开始在梯田各处的灌溉池中养殖鲤鱼作为食物,这就是山古志鲤鱼养殖的开始。

5.雪乡奇迹

当地食用的鲤鱼都是铁真鲤,因近亲繁殖突变出了红鲤鱼。

而在鱼沼地区(沼泽很多的地区)的浅黄真鲤也由于突变,在江户时代的后半叶生产出了青色的鲤鱼,这就是锦鲤的原始品种「浅黄」。

山古志地区的很多耕地都是沙质土壤,因此,从鱼沼地区运过来的淡黄因其地质和水质而改变其色调,并且突变出了携带不完全保护色基因的鱼。

它们大多数蜕变成接近白无地状态,身体纯白,只有背上留存些淡蓝色,与鱼沼地区的浅黄颜色完全不同。

这些浅黄和食用鲤鱼一起饲养,就有了孕育新品种锦鲤的机会。

锦鲤图谱

江户时代末期,文政时期(1818年到1829年)白色化的浅黄和红鲤鱼产出了白色肌地上搭配红色鳞片的鹿子。在这些鹿子的基础上,进入明治时代,出现了背部有红斑的锦鲤,这就是红白的始祖。

此后,这一血统在各地传播并不断改良,直到现在的红白锦鲤发展完善,锦鲤的品种也越来越多。

结语

从《诗经》里的黄河之鲤到现代的观赏鱼之王,锦鲤用鳞片记录着人类对美的永恒追求,正如它们千年来在激流中始终保持着优雅的游姿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top
Copyright © 2088 《王者新服》限时活动专题站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